領薪水的上班族,其實比「top 1%」的首富還快樂嗎?

最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,作者是一位專為富人理財的理財專家,有感而發,在知名專欄客座一文震撼網友。各位知道「佔領華爾街」活動主要訴求是「99%的心聲」,所謂99%指的是那些比較沒有錢的99%,也就是說,大家已將貧富差距的問題整個二分化為「1%」與「99%」對立的問題。

這位美國的理財專家,本身因工作而來往的,剛好都是那些「1%」的富人,他觀察這些富人,提出了有趣的結論──

他說,這些「1%」的有錢人,本身也可以再分成兩種階級,你知道嗎?

這兩種人分別是「前面0.5%的人」和「後面0.5%的人」。

你說,數字永遠分不完的,這位理財專家這樣分有何意思?

不!這位理財專家還真的看出,在這1%的富人之中,更前面的0.5%和比較「沒錢」的0.5%,竟然有些差距──

原來,相對於「最有錢」的那0.5%都是投機、投資、金融界或上市公司老闆來說,相對比較「沒錢」的那0.5%,也就是全美國財產排行在0.5% ~1%之間的富人,大部份則是醫生、律師、跨國企業的極高階主管、中小企業老闆。和最富人不同的是,這些「次富人」大多仍是殷勤工作、以自己時間換取金錢的人,他們在美國的收入達到大約120萬~180萬美元以上的身價,扣稅之後(美國的稅頗重)的年收入大約還有17.5萬美元~25萬美元左右。根據這位理財專家和這些「比較沒錢的1%富人」的近身討論,他發現,這些人雖然已擁有一般人終身達不到的成就與財富,但這些人壓根並不認為自己「買到財富自由」(buy freedom from financial worry or access to the true corridors of power and money)。甚至,這位理財專家問他們有些還在當高階主管的,是否可以從此「退休」了呢?這些「比較沒錢的1%富人」竟說,還不行!還不行!理財專家以為他們是「死要錢」,但幫他們算了一下,若要過到他們「認為」的那種哇塞電視上在播的奢富生活,有豪宅、好幾輛名車、滿櫃的不斷更新的包包……他們的財富還真的不夠退休後來用;雖然,這些錢「只」能他們在退休後過得像是「中上階層」的生活,但「中上階層」並不夠,還不到他們心中那種「財富自由」的水平。換句話說,在美國的「1%富人月薪」大約是稅後年收入24萬美元來看,換算台幣的月收入是2萬美元、60萬台幣,換成台灣這邊同級的月薪水平大約是30萬~40萬台幣的月收入,這樣的收入,已經讓你擠進1%的富人階層,但,竟然不夠到達「財富自由」。

財富自由是「相對」的,人是「貪心」的,一個人永遠沒有一天會自由的!雙腳走路的日子,好希望能有一台摩托車,有了摩托車就想再買轎車,有了轎車還想再買更好的轎車,有了更好的轎車就會想買跑車,買了跑車想再買兩輛跑車、三輛跑車……我們對快樂的認知總是隨著我們擁有的財富來成長,我們的財富多了,我們的壓力也來了,反而愈不自由、不自在了

是否,世上根本沒有「財富自由」?

有了財富,更不自由?

這篇文章一推出就引起相當多的討論,數字擺在眼前,你可能奮鬥了整輩子,一直都是高階主管;你可能是醫生、律師…這種令人稱羨的行業,但,你的收入,可能永遠不夠達到真正你心中希望的「財富自由」,除非你像那些更有錢的「top 1%」的超級富豪那樣懂得以錢滾錢、以財換財,不然你永遠「不自由」。

心理上,永遠貪得無厭,於是,不自由!

看了此文我的感觸是,我在七年前探訪矽谷成功創業家後,也是非常的嚮往他們的「財富自由」,但現在我認為,真正讓我們「自由」的,並不是一筆很大很大的錢,那反而令人永遠不滿足──

非常非常的高薪或一大筆的財富不見得帶來自由,但,調整心態後,只要一份不多不少的「源源不絕的薪水」就可以帶來自由

每個人的薪水都是源源不絕的,每個月五號,就會自動收到薪水;而領薪水的好處,雖然永遠都必須寄籬於那些給薪階級(老闆級),但是,領薪水有領薪水的「悠閒」,領薪水有領薪水的「自在」,這點,是 1%的富人不一定達得到的。

領薪水,本身就是一種「穩定」之意,你把自己放在一個工作,不,是一個「階級」內,這個階級在整個產業裡四處都有;我們雖然偶爾聽達人說某某行業會泡沫化或某某職位會被淘汰,但基本上這種事情是幾乎不會發生的,和公司倒閉、客戶倒債、供應商不出貨比起來,受薪階級突然再也領不到薪水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!換句話說,只要你繼續做一個正常的、還不錯的工作者,你就可以繼續在這個階級內,收到一筆可以過活的薪水;如果你可以再積極一點、奮鬥一點,做一些本份之外的工作,那你更會穩穩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,你的階級也會一步一步的往上走,你可以領更多的薪水、拿更多的獎金,源源不絕,源源不絕

我們想像的財富自由,自由了口袋,卻不自由了心靈。看起來天天都在家裡、抱著一大筆錢算?當到了那一天,你又會有很多其他發慌的理由,絕對比不過上班族的「閒定」

我現在經營一家公司,每個月發出去給員工的月薪,等於我以前夢想的超高年薪,但在這壓力下,我也給自己一份薪水、一份還可以的薪水,讓自己可以也當作受薪者,穩定的、自在的工作,別想年底股東分紅一次拿幾百萬,而是自在的,拿一份薪水就好!我認為,拿一份薪水,讓自己想做什麼都做得到,不致於誇張的過了線,是在保護自己,也是讓自己維持一個最佳狀態。我自己的定位,就和領薪水的上班族一樣,當我這樣調整,我就可以專注的把我份內的事做好,而且好好的面對每天的挑戰。

到最後,我們變老的速度遠超過自己的想像,只有領薪的階級,才不會錯過時光

你還在肖想成為那1%的富人嗎?不要到了最後回過頭來一看,才發現,最快樂的時光,竟然發生在那一份「不太夠」的薪水,怨嘆自己怎麼沒好好把握,曾經擁有的簡單的「小小快樂」。

19 comments

  1. 真的,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啊~~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錢越多越好,但買了大房子、好車子,就會需要更多的錢來養車、養房。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以及容易滿足的心才會快樂啊!

  2. 是阿是阿~看完都快樂了
    大家就認份繼續乖乖當奴隸吧
    因為無知就會快樂,貧窮也能幸福

  3. 另類思考,領薪的階級必需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

    二,三十歲做的都是技術性的工作,不要自以為以後不會遇到中年失業,那是因為公司少不了低階的技術性人員,這種工作等有更年輕的肝,更便宜的人時,就會被取代

    等你努力更上一層,三,四十歲走到管理職時就發現路會愈走愈窄
    100個工程師三,四十歲時只會有10個昇到經理,其它90個只能繼續當工程師
    可是工程師能當一輩子嗎?等到四五十歲時公司一倒或是裁員,就等著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

    而那10個經理很努力更上一層,四十多歲的時候可能也只有3個會昇到協理或處長,其它7個繼續當經理
    可是經理能當一輩子嗎?現在中小企業平均壽命13年,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,能讓你做到退休的企業可能只有國營企業

    而那3個很傑出做到協理或是處長的,進入公司高級管理階層的,績效競爭,資源爭奪,派系鬥爭是家常便飯
    績效傑出,手腕高明,八面玲瓏的一位能昇到副總,另2個這間公司待不下了,只好透過獵人頭遊走其它公司
    可是協理以上的位子少之又少,好不容易換到另間公司,績效掛帥的情況下資源爭奪派系鬥爭的戲碼持續上演
    所以公司高層人事總是不斷變動,協理,處長,三不五時來來去去是司空見慣

    最後那位五十多歲出類拔萃昇到副總的,沒有公司大把股票,不是老闆親戚,不用想坐總經理的位置
    準備哪天公司出事時頭洗一洗,推出去當老闆的替罪羔羊,就是最高的榮耀

    只要你不是自己開公司,沒有能財務自由,不管幾歲,都可能會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

  4. 感覺這文章有點像 之前媒體說的

    薪水不動痛苦指數直飆

    “薪水薄了親情厚了"

    或許只要我們改變個想法 連白海豚都會轉彎喔 ^_^

  5. 主要還是「貪」字在作怪,
    一個人一天二百元就可以吃一天,
    也可以二萬元吃一天,
    只要珍惜現有的比較實在。

  6. 一般人比較有可能的財務自由是,
    買200張中華電,領股息,
    (不是現在100元的價位,是正常50元以下的價位,殖利率約10%)
    大約花費1000萬,每個月約有8萬的收入,
    不要亂花錢,就是簡單的財務自由了,

    之後,要不要工作,都是多賺的囉^^

  7. To 4F, 開公司就沒有中年危機嗎?經營的不好隔天就是危機,我想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財務管理的觀念吧。

    To 板大,原文(Available data isn’t exact, but a family enters the top 1% or so today with somewhere around $300k to $400k in pre-tax annual income and over $1.2M in net worth)看的不是很懂,是說年薪約30到40萬美金的人另擁有約120萬的財產嗎?
    年薪扣除了政府吸血後大約剩下25~30萬,在投入5~10萬到年金帳戶後(簡單來說就是未來退休用)還有約17~25萬左右的"閒錢"。
    如果在美國年薪180萬,就算是不請像原文般的財務顧問,也是不可能課完稅只剩2~30萬的。

    我想視野跟價值觀會很明顯的影響財富跟快樂的定義與想法,多少人在汲汲於金錢後忘記或改變了初衷,追求財富跟快樂並不是衝突的所在,而是人自己本身罷了。

  8. 財富不代表快樂,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樂!
    提的起,放的下,唯有將心定下來,心清淨了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

    人是「貪心」的,有了摩托車就想再買轎車,有了轎車還想再買更好的轎車,有了更好的轎車就會想買跑車,買了跑車想再買兩輛跑車、三輛跑車……我們對快樂的認知總是隨著我們擁有的財富來成長,我們的財富多了,我們的壓力也來了,心反而愈不自由、不自在了,這時財富反而給我們帶來煩惱。

    感官刺激的快樂如過往雲煙,短暫而空虛,快樂之後,是無窮的執著和煩惱。
    唯有將心定下來,心清淨了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

  9. 錢, 你需要更多的錢.

    但, 多少才夠?

    能夠溫飽就夠?

    溫飽之外, 還可以有小積蓄?

    有小積蓄之外, 還要可以有間小公寓?

    有間小公寓以外, 還要可以有省油的車?

    有省油的車外, 還要可以有稱頭的裝扮?

    有稱頭的裝扮後, 還要可以有能代表身分地位的精品?

    有能代表身分地位的精品外, 還要可以有更大的房子, 更高級的車子……?

    擁有了這麼多之後, 真的夠了嗎?

    所以, 你要的到底是什麼?

  10. To 4F
    你說受薪階級有中年危機的問題,但是創業不穩定性更高
    承如你所言,先不論大企業,中小企業平均壽命13年
    自己跑去當老闆,13年後公司倒了,也剛好到了自己的中年時期,
    卻欠了一大屁股債,比起這個,受薪的中年危機好像救不足為懼了

    不管你在何種工作階級,都有它的風險與危機存在
    重點是如何替自己的職場生涯過好規劃及危機應變處理

    本篇的重點在於 人要真正的快樂
    控制自己的物慾首當其衝,要懂得知足常樂
    配合每個月入大於出的穩定收入

    這樣的條件,當受薪階級的確比老闆還來得容易達成
    老闆的現金流都是大筆大筆的進進出出,
    賺錢的時候很快,但別忘了賠錢的速度也不慢
    如同市場的快速縮影 股票市場
    五年多頭的漲幅,一年空頭就可以跌回去
    十個股票人,能長期獲利的就只有十分之一
    自己開公司就要有這樣的體認

  11. 搞不懂你的意思
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    在美國的「1%富人月薪」大約是稅後年收入24萬美元來看,換算台幣的月收入是2萬美元、60萬台幣,換成台灣這邊同級的月薪水平大約是30萬~40萬台幣的月收入,這樣的收入,已經讓你擠進1%的富人階層,但,竟然不夠到達「財富自由」。
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    翻譯一下
    美國1%的有錢人(或1%中的後50%),是稅後月入60萬台幣
    美國稅中,但以醫生這類高專業來看,收入是閃不了稅的,用最高40%來看….
    要達到稅後有60萬台幣月入,應要月入百萬吧(100萬-40%稅)

    不懂您說的"台灣月入三十四萬=美國人有錢1%"的論點在那?
    如果您要考量物價和薪資水準,那就應要同時考量

    車子來說,美國進口車比台灣便宜嚇死人,如果算吃的用的,美國是服務貴,台灣是用品貴,也差不了多少,扣掉稅差(都只看高收入領薪水),應是雙方差不多才對

    所以您文中的30~40萬月入(還不是稅後)可以達到美國1%富???
    我覺得大有問題,有錯請指證

  12. To 9F,15F
    我想強調的重點是,如果讀者大眾只看到上班族的穩定就安於現狀,沒有對自己的未來有深遠的規劃,讓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,那終究會遇到中年失業的危機。

    創業的風險更大沒錯,但生存的技能是背在自己的身上,創業愈多次經驗愈充足成功機會愈大。當然避險準備,理財規劃也少不得。

    而上班族呢?總是倚靠公司,年紀愈大失業的危機性愈高,特別是在這個充滿變動的年代。很多做到協理,副總的高階主管,被迫離開公司後轉換跑道不成,才試著出來創業,那時創業經驗才從零開始,成功機會就小的多。

    同意二位所言,重點是有沒有財務管理的觀念,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。以及如何替自己的職場生涯過好規劃及危機應變處理。不管是當員工或是自行創業,都要有這樣的觀念。愈早達到財務自由,就愈早擺脫失業的危機。

    當然最重要的是知足常樂

    快樂是什麼?
    快樂=滿足/慾望

迴響已關閉。